第九章 文种-《沉鱼策》
第(2/3)页
大王……还有施公的女儿很可能就在那里。
想到此处,范蠡有一种策马奔过去的冲动,但这冲动,就像拂过脸庞的夜风,转瞬便消失无形。
他这样冲过去,无异于羊入虎口,不仅救不出什么人,反而还会赔上自己的性命。
他早已立下决心,要以身许国,但绝不是这种毫无意义的相许,如若不然,他也不会宁可背负施公恩情,也要逃出皇宫。
他要救的,不是一人一卒,而是整个越国!
想到这里,范蠡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气息的空气,下一刻,脸上掠过决绝之意,一勒马绳,掉头往另一边奔去;他要赶在吴军之前,抵达姑苏。
在经过接连两天的日夜赶路后,终于抵达抵达姑苏,与战火遍地,民不聊生的会稽相比,姑苏城简直犹如世外桃源,城中繁华锦绣,百姓安居乐业,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。
是啊,吴国赢了,他们应该笑的,可谁又曾想过,在这胜利的背后,是皑皑白骨,遍地鲜血。
风尘仆仆的范蠡牵着马缓缓走在人群中,在穿过数条街道后,上来一处高门大院外,随铜环扣响,朱色大门开了一条缝,探出一个脑袋来,疑惑地打量着范蠡,“你是何人?”
范蠡拱手道:“在下姓范,是你们老爷的故友,烦请通报一声。”
“那你在这里等一会儿,我去通禀一声。”随着这话,门房将大门重新关上。
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,大门再次打开,这一回不像之前那样只开一条缝,整扇都开了,门房客气地道:“老爷请范先生进去。”
范蠡点点头,随他来到前厅,一名圆脸阔鼻,身形微胖的中年人坐在上首,瞧见他进来,身形一动,似想要站起来,但不知为何又生生忍住了,强按着激动道:“范兄你可来了。”
范蠡眼里亦有着相同的激动,不过与文种一样,都没有表露出来,淡淡唤了声“文种兄”。
“这里没你的事了,下去吧。”在打发门房退下后,文种急忙起身,上前握住范蠡的双臂,“你可算是来了,这几日我一直提心吊胆,就怕你有什么三长两短。”
范蠡摇头道:“我没事,但会稽沦陷,大王也被夫差抓了。”
听到这话,文种沉沉叹了口气,“我都已经知道了如今姑苏城里传得最热门的,就是这件事了。”说着,他苦笑道:“我料到这一战会很艰难,却没想到输得这么惨烈。”
说到这里,文种疑惑地道:“你当初不是都想好对策了吗,怎么还会这样?”
吴越大战之前,范蠡曾悄悄来见过文种,他料到吴越之间会有大战,也将吴国形势分析的一清二楚。
吴国看似强大,其实因为无节制的大肆扩张,已是外强中干,初战之时,或可以强大的兵力牢牢压制越国,但只要时间一久,无论是粮草供应,还是士兵的状态还有后援,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,所以吴国最不愿意见到的,就是久供不下。
吴越两国之间兵力确实存在差距,想要赢吴国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――拖!
按理来说,越国虽然兵力稍弱,可拖个一两个月并不是问题,所以文种怎么也没想到,竟然会输得这么快,这么惨。
至于文种,他是楚国人,后来定居越国,与范蠡一样,都成了越王勾践身边的谋臣。
三年前,君臣商议之后,决定让文种前来姑苏,以商人的身份在此地结交各方人士,广积人脉,并暗中窃取情报送回越国,夫差日夜练兵的情报就是他传回去的,勾践接到消息后,决定先发制人,发兵攻吴,可惜,最终还是难逃输局。
范蠡沉声道:“吴王善战,伍子胥善谋,一武一文,我虽想尽办法,终归还是没能拖住他们。”
听到“伍子胥”三字,文种眼里露出深深的忌惮,在吴国,或许有人不知夫差之名,却绝对无会不知伍子胥之名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