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孙乾-《三国麴义传》
第(2/3)页
成公英听完面露满意,赞道:“先生真乃仁人义士也,刚才之言,吾必如实转达将军,先生可放心矣!”说完用力拍了彭埜肩膀两下。
彭埜心情激动,拜谢而去。
……
彭埜回到家中急急寻来管家,吩咐道:“务必在两天之内,筹集三千石粮食,送到城外军营!”
管家听完微微错愕,彭家虽然殷富,但也不可能有三千石现粮在家中,若是从别处调集,别说两天,就是四天五天也未必够啊?
管家不解其意,如实将情况说出。
彭埜又何尝不知道两天时间不够,但一想到临走时成公英拍了自己肩膀两下,心就不住的往下沉。
这两下看似在安抚,实则为警告!
彭埜摇摇头,无奈的对管家说道:“给那边传信,告诉他们只要能在两天内送来三千石粮食,吾便答应他们的条件!”
……
平昌,北海与徐州的交界,此时天色已晚,牵招领着二百先登营寻得一处背风之所,扎下营寨。
这一路上走走停停,因为郑玄年纪偏大,速度一直提不起来,所以才走到这里。
这一路走来牵招对于郑玄极为上心,可以说鞍前马后,事必躬亲,加上时不时向郑玄请教些学识方面的问题,郑玄也看在乐隐公的面上,多有指点,几日来关系亲近不少。
其实郑玄为人十分随和,基本上不会严厉批评谁,又因精通《易》,懂占候,喜无为,诸事得过且过,可以说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钻研经学之上。
牵招正在安排值守,那名文士走了过来,笑道:“这一路多得子经费心,吾与家师方能如此顺利!”
牵招见到文士赶忙回礼,说道:“孙先生抬爱,郑公世之大儒,招甚敬之,更兼麴将军临行前再三嘱托,焉敢大意耶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