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擒醍醐-《苟出一个盛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平安京转眼既破,唐军长驱直入,肆意杀戮。
    凡是站在唐军面前的人,全都被撕碎。
    杀戮是这个时代的主题,一个名族的崛起必定踩在另一个种群之上。
    大唐的崛起是撕碎了突厥帝国。
    宏观上,中晚唐至大宋的悲剧,不正是无法战胜吐蕃,以及无法遏制契丹、女真、蒙古的崛起吗?
    易地而处,如果倭人崛起,他们会安安分分的蛰伏在倭岛上吗?
    刘知俊脑中没想这么多,只有武人思维,既然别人提着刀子站在面前,自己就没有放下刀子的理由。
    有时候,杀戮成本最低,也最有效。
    既然不肯低下头颅,那就把头颅砍下来,一劳永逸。
    至于归化什么的,那是朝堂上文人考虑的问题。
    刘知俊向来嗤之以鼻。
    平安京转眼血火遍地,全城都在哭喊。
    只有跪在地上的人才躲过唐军的刀锋,却没有躲过武士们的倭刀。
    最后演变成倭人自相残杀。
    城中汇集了四方的武士,也汇聚了浪人、强盗。
    打不赢唐军,残害倭人平民还是有这个本事的。
    两个月内,平安京三度易手,原本的尸体还未完全掩埋,新的尸体又堆积上来。
    武士们在唐军面前节节败退,有的干脆扔下武器,随乱民逃出城去。
    毕竟一万多唐军是无法围城。
    刘知俊的心思也不在此。
    倭王的意义远大于平民,这也让城中的平民得到喘息之机。
    平安京仿效长安洛阳格局,也有朱雀大街、皇城、皇宫等格局。
    桓武倭王费尽心思迁都此地,不到两百年,便陷入敌手。
    城中大部分战力都去摄津追击王审知,留下来的,除了五六百武士,就剩下一些杂兵和青壮。
    这些人自然挡不住士气如虹的天策右军。
    武士头领高呼着口号蛮勇的冲向唐军阵列,眨眼间身体被长矛刺的千疮百孔。
    有摄于唐军威势的倭军主动打开城门,迎接唐军入皇宫。
    刘知俊引三百甲士,雄赳赳气昂昂的步入宫内。
    却见醍醐宿醉未醒。
    第(2/3)页